第113章 渭水倒悬


    渭水河面在正午的阳光下突然拱起土黄色的脊背,宛如一条蛰伏千年的巨龙正要破水而出。
    李琰站在龙渠新建的磁闸口,玄甲胄的肩甲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,他伸手抹了把脸,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水雾。
    &0t;把那根缆绳给朕!
    &0t;他冲旁边的工匠吼道,声音里带着连日指挥的沙哑。
    &0t;陛下,这铁闸足有三千斤!
    &0t;工部员外郎递过粗粝的麻绳缆,掌心的老茧擦过绳结时出刺啦声响,&0t;武德年间建的木闸哪经得住这么折腾?&0t;
    李琰没说话,单手握剑斩断最后一根固定绳。
    随着震耳欲聋的&0t;轰隆&0t;声,包着磁石镀层的铁闸坠入河床,渭水如同被捅破的水缸般倒灌进地脉引流渠。
    站在高处的士兵们惊呼着后退——只见长安城外的农田突然下陷,露出十丈深的流沙坑,五姓七望的祖坟石碑在泥浆中摇晃着倾斜,像喝醉了酒的醉汉般逐个滚入深渊。
    &0t;报——!
    &0t;一名斥候骑着快马冲来,马蹄溅起的泥点甩在李琰甲胄上,&0t;侍郎大人说磁脉磁脉反噬了!
    &0t;
    杜鸿渐的官服已经被汗水浸透,他指着流沙坑的方向,声音里带着颤抖:&0t;陛下快看!
    &0t;
    十二尊青铜鼎从流沙中缓缓升起,鼎身上的饕餮纹泛着幽蓝光芒。
    更骇人的是鼎耳间腾起的磁砂雾,竟在半空聚成一个身着大隋官服的男子虚影——那容貌与宇文恺陵墓中出土的画像分毫不差!
    &0t;李二郎,你李家坐的江山,可都是靠我宇文家的磁术打的根基!
    &0t;虚影的声音像是从深井下传来,带着嗡嗡的磁鸣,&0t;当年你祖父用我造的磁弩射杀建成太子,如今该还债了!
    &0t;
    李琰冷笑一声,将陌刀插进岸边的《水经注》石刻。
    这处石刻是贞观年间所立,记录着渭水支流的走向。
    &0t;宇文恺,你当朕不知道你埋的暗桩?&0t;他挥刀撬起石板,露出下面纵横交错的青铜轨条——轨条内侧嵌着拇指宽的磁石条,此刻正随着渭水倒灌出低沉的蜂鸣。
    &0t;这是武德七年埋下的&039;镇脉轨&039;。
    &0t;杜鸿渐擦着汗解释道,&0t;当年太宗皇帝命人沿着地脉走向铺设磁轨,一旦触,可将地脉磁流导向预定节点&0t;
    话音未落,磁轨突然迸出蓝火花。
    十二尊青铜鼎剧烈震颤,表面的饕餮纹纷纷剥落,露出里面锈迹斑斑的铁芯——竟是被宇文恺用磁砂伪装的空心鼎!
    虚影出刺耳的尖叫,化作万千磁砂消散在空中。
    但流沙坑中随即传来战马的嘶鸣,三百具身着明光铠的骑兵破土而出,马眼处的靛蓝色琉璃珠折射着诡异的光。
    &0t;是磁傀兵!
    &0t;李琰握紧陌刀,刀刃上的磁纹与骑兵铠甲产生共鸣,&0t;用的是北魏时期的&039;铁浮屠&039;旧法,以磁石控制骸骨&0t;
    与此同时,百里外的潼关箭楼上,上官婉儿的白衣被风吹得猎猎作响。
    她望着关外如蚂蚁般涌来的五姓私兵,指尖的磁勺突然剧烈抖动——那是用司南改制的指挥仪,勺柄始终指向磁流最强的方向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