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大家都很烦只有武从文喜事连连


    大名府。
    大宋河北东路制置使宇文虚中,在府衙里坐立不安。
    前一段时间辽国境内闹马贼他是知道的,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闹得那么大!
    根据探子回报,尽管没有一座辽国城池被破,可大半个南京道的乡下全都被打烂了!
    这本来是件好事,可如今竟然有数万人南下入境,这就让他头疼了。
    自澶渊之盟后的两百年里,只有辽国军队南下打草谷,哪有大股辽国百姓投奔大宋的事情生?
    宇文虚中觉得自己身子骨弱,接不住这泼天的功劳!
    可人家也没打算和自己商量,飞报的快马估计刚进汴梁,数万人的队伍已经过了河间府。
    宇文虚中也不敢管,那可都是不要命的猛人,契丹人都被搞得灰头土脸,自己派兵堵着路不让过?
    是嫌命太长了吗!
    他都怀疑自己真敢那么做,这个大名府能不能守得住
    身在汴梁的童贯也很烦。
    他烦的是那数万辽国逃民,为何不从西边入境?
    自己还兼着河北西路制置使的职务,宇文虚中接不住的功劳,自己能接得住啊!
    不过童贯心里还是很高兴,北伐还没开打就有数万辽国百姓来投,这绝对是“旗未开便得胜”
    的好兆头啊!
    和童贯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宋徽宗赵佶,他是朝中北伐派的总后台。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契丹人已经被女真人打得奄奄一息了,北伐根本就是去摘果子!
    宋金两国海上之盟约定,南北夹击灭了辽国之后,燕云十六州就是大宋的。
    丢失数百年的汉家故地能在自己手上夺回,这功绩,去封个禅一点儿也不过分吧!
    收到宇文虚中急报的次日,童贯在早朝上奏请徽宗,不仅允许辽国逃民入境,还要责令地方官员妥善安置。
    这本就是君臣二人提前商量好的,赵佶当即准奏。
    朝堂上的主和派也很罕见的没唱反调,如今宋金盟约已成,北伐更是已经箭在弦上,这种情况下再去反对这种天大的“祥瑞”
    ,是脑子里有水吗?!
    主站、主和、皇帝三方一致,剩下的中间派还能干啥?
    跪下高呼“天佑大宋、官家圣明”
    吧!
    北宋这个朝代吧,整个官僚系统就是为了内部稳定而设计的,所以官员打仗不行,处理地方事务还算有两把刷子。
    圣旨一下,河北东路上下立刻就动了起来。
    可等他们准备好安置这群逃民之时,却现这数万人在大名府北边突然拐了个弯儿,向东奔着京东西路去了!
    宇文虚中懵逼了。
    怎么着?看不起我?不稀罕留在河北东路?!
    可转念一想:算了,看不起就看不起吧,真留下自己还得出钱、出粮、出力!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