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望海潮(第2页)


    不过,为了那些微虚名而放弃唾手可得的丰厚利润,孰轻孰重?大概谁都知道该怎么选吧……”
    李、王二人一次次失望而归,相视苦笑。
    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、东胡乌桓、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,封燕然山,勒石记功。
    本朝太祖勒石,锁置殿中,使嗣君即位,入而跪读。
    其戒有三:一、保全柴氏子孙;二、不杀士大夫;三、不加农田之赋。
    刊碑勒石,以为颂扬美德,铭刻传承。
    王棣抛出这一手,原想着或许能有奇效。
    本朝是有史以来唯一长期不实行“抑商“政策的王朝。
    本朝开创以来,即治坑矿、组织茶盐开。
    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,民间经济受到刺激,突飞猛进。
    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。
    在本朝立国之初,太祖就号召人们“多积金、市田宅以遗子孙,歌儿舞女以终天年“,宋太宗也曾下诏“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“,令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。
    神宗则认为“尤先理财“,过“政事之先,理财为急“的诏令。
    虽然如此,但商人的地位仍是不高,“士农工商”
    ,商为末等,自古如是。
    不过,商人既富,自然想提升社会地位,通过赠物施药、收恤孤独、安置病老、济婚助丧等方式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救助,是宋代商人参与社会慈善救济最基本的形式。
    诸暨商人张绪,平居固救邻曲,多趋人急,或窭且病,遗之珍药,不以贵靳,尝大雨雪,寒泫积日,府君登楼凭眺,有至脯西无炊烟者,然困分赡,所全活甚众。
    成都以商致富的刘革,好施惠出天性,凡以冠昏贫病死徙叩门丐贷,无戚疏高人,皆实而归。
    扬州高邮富商徐成甫,友人以贫不能葬其亲者……即为买田,出钱以办丧事,而友人之亲得葬者五丧。
    至于字亲族之孤,急交游之难,赖其施者甚众。
    徙家京师,卖药自给的陈靖,或遗金帛,即散道士丐者,未尝有所蓄。
    在灾荒之际,不乏商人本着向善乐施、积财能散的好义精神以粮食减价出粜或无偿赈济,帮助灾民渡过难关。
    丰城人管迪尝载粟抵他郡,岁适大饥,谷价翔踊,众商皆意得,公独低价以粜,仅不至折阅。
    比辛卯岁大旱,有司劝督富室移粟赈济,人多贿吏求免,公独廪辇运,不惮劳费,粜溢其数。
    黄岩人黄原泰,性乐施予,岁歉,贸粟于闽浙,损半直以济邑人。
    饶州人张潜,春夏之交,大仓廪,率减市价十之一,小歉则散之,如是者三十年,环旋数百里闻,谷价不踊,细民赖之,虽甚饥无流徙者。
    修水人谈资也曾因往岁民艰食,君置廪诸乡,贵籴贱粜,率以为常。
    庐陵吉水人王公权善于经营,闾里资产至数万计。
    熙宁中岁大旱,民间谷皆前此费去,而君家廪庾相望所至,皆完实……于是,悉所藏谷为平其直,不当价之十七八,远近赖以活者数万人。
    凡此种种,说明“奸商”
    中亦有乐善好施之人。
    可惜的是,杭城粮商并无管迪、张潜、王公权之流,便是许以刻碑勒石,也只募粮三百余石,杯水车薪罢了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