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多尔衮也开始制造燧发枪了(第3页)


    “汤教士,救救我大清,大清不能亡呀,要什么尽管开口,我大清日后,必定“量中华之物力,结与国之欢心。”
    听众人如此说法,汤若望开口:
    “办法也不是没有的,你们可以使用这一款枪嘛!
    效果也不错,威力很大。”
    “大明的火枪就是依据这种火枪研制出来的。
    如果你们有了这种技术,说不定也能慢慢的研究出和大明一样的火枪出来。”
    说着,汤若望就从携带的物资里面挑出一杆长枪。
    乍看样子和毛瑟步枪有点相似,仔细一瞅,区别还是很明显的。
    “这款枪,有膛线,有子弹,射程也很远,威力比明军的差一点,但是用起来也不错。
    说着拿出一颗纸壳子弹,从枪的后面装了过去,然后对着外面一匹战马,“砰”
    的就是一枪。
    那匹战马应声倒地,身上一个窟窿汩汩冒血,蹬了几下腿,痛苦的死去。
    看着汤若望手里的燧枪,多尔衮瞬间眼里又充满了希望。
    这火枪貌似也不错,虽然比明军的差了很多,但是威力也不小,如果数量足够多,未尝不会对明军有一战之力。
    “汤教士,这种枪,你有多少,我大清全部买了,开个价钱吧。”
    多尔衮痛快的说着。
    “哦,摄政王,这种枪前几个月有不少,最近大部分都卖给了沿海的海盗,如今只有不到500来支。”
    “如果摄政王都要的话,20两一支,给一万两白银好了。
    还有两万颗子弹,给5000两银子吧。”
    一万两千两银子不算多,但是区区500支步枪,对于大清那就是杯水车薪,无济于事。
    多尔衮不满足仅仅获得五百支燧枪,他要干掉大明王朝,这些燧枪远远不够。
    “汤教士,能不能留下来帮我们生产燧枪,银子好说,所有条件都可以商量。”
    “这种火枪生产并不难,只是你们的工匠没有这种技术,我需要一些留在天津的帮手。”
    “我的雇员岳瑟夫和几名同事都有相关工作经验,并且带有一些专用的工具,如果他们能过来,问题就很好解决。”
    汤若望继续说道:“只是这工钱和待遇有点高,你们大清能接受吗。”
    “还有所需的任何物资和火药,你们必须提供。”
    多尔衮自然满口答应,派人拿着汤若望的亲笔信去天津接人。
    有了多尔衮的保证,汤若望在赫图阿拉支起了小高炉,用大清供应的木炭和煤,开始大炼钢铁。
    等从天津接到了岳瑟夫这些德国人,就开始培训满清的匠人,开始了制造燧枪。
    这燧枪到底能不能制造出来,暂时还不知道。
    只是赫图阿拉又开始不平静了,摄政王多尔衮竟然和礼亲王代善打起来了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