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凤鸣岐山


    这些商朝宗亲们登上王位后,想的不再是如何将商王朝做大做强,而是开始使劲搂钱,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。
    为了防止前任商王的王子和旧臣贵族会架空自己,每一代商王,继任后都会选择离开原来都城,自己回到自己的封地,重新建新都城。
    而原来的那些王子为了削弱新王,采取养寇自重,甚至和戎狄联手牵制新商王。
    这样商王朝就出现了九世之乱,十六次迁都的怪异政治现象。
    这很大的削弱了商王的王权,使得商王朝实力大减,外强中干。
    新王上台如果想加强自己的实力,就必须培植自己的人和军队。
    而这些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,获取资金的办法只有两种办法。
    第一:以粗暴不要脸的方式掠夺财富,那就是明抢,当然不能抢自己人,那就只有抢敌人。
    夏朝的后裔和属臣,自然是最大的敌人,商王朝对待夏后氏和其他诸侯,不是采取安抚措施,而是采取极端的高压政策,不停的杀人掠货。
    这就造成了夏王朝的宗亲贵族,想投降都不行了,只好逃往边地,和戎狄蛮夷为伍。
    然后通婚,就是后来的羗部落和匈奴,最后不断的叛乱扰边。
    第二:对于自己人也不能放过,当然要含蓄一点。
    给各诸侯国不断的加税,贡赋一年比一年多,加上征讨羗部落的军费,各诸侯国也是苦不堪言,渐渐的对商王心生不满,这将为商朝覆灭埋下祸根
    周人的祖先此时已经传到庆节这一代,当然此时他们还不叫周人。
    他们仍在蛮荒之地,天天和戎狄打交道,他们善于种田,然后就拿粮食换戎狄的马匹,跟着商朝学做小本生意。
    他们今天务农,明天畜牧,反正就是不断转行创业。
    然后游离在商朝和戎狄之间,做点黑色产业,倒卖军用民用物资,并且做的有声有色,很快部族开始强大。
    随后继位的就是皇仆:继庆节立。
    差弗:继皇仆立。
    毁隃:继差弗立。
    公非:继毁隃立。
    到了公非的儿子高圉时期,商朝经历了混乱的内斗,元气大伤。
    这时候商朝第十三位君主祖乙继位。
    他是商王河亶甲的儿子,继承了父亲的王位。
    祖乙在位期间,将都城从相(河南内黄)迁至耿(山西河津),随后又迁至邢(河北邢台)。
    由于邢生河患,他再次迁都至庇(山东郓城)。
    祖乙统治期间,多次出兵平定兰夷、班方等国,解除了东南方夷族对商朝的威胁。
    他还任用巫贤辅政,促进了商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展,使商朝国力再度兴起,有中兴之象。
    祖乙为了展经济实力,好让虚弱不堪的商王朝赢得喘息之机,只能缓和对外战事。
    于是开始四处寻找边地诸侯,许诺好处,让他们来牵制戎狄,羗方部落。
    高圉呢!
    一直都是单干,反正是两头受气,所以部下建议他投靠商朝,毕竟自己和商朝先祖都是同族同宗。
    就这样在双方都需要对方的情况下,高圉和祖乙一拍即合,商周正式结盟。
    高圉在雍州可以以商王的名义对戎狄施行征讨,不需要上报朝廷。
    作为回报,祖乙正式赐高圉封地邠(陕西彬县),封邠侯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