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1章 岂敢如此胆大包天(第3页)
战斗一开始,李清便带领精锐骑兵冲入敌阵,直取对方主帅所在位置。
这一大胆行动瞬间打乱了金军的整体布局,导致其后续部队陷入混乱状态。
与此同时,埋伏已久的弓箭手从高处倾泻如雨般的箭矢,将敌人压制得抬不起头来。
而在后方,百姓们同样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他们运送物资、救治伤员,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敌营窃取重要情报。
正是这种全民皆兵的精神,使得阳谷县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始终保持旺盛斗志。
最终,在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较量之后,金军再也无力维持攻势,不得不选择全面撤退。
这场持续数年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,而阳谷县也因其卓越表现成为全国瞩目的英雄之地。
---
八十三、历史铭记:不朽传奇
战后,皇帝亲临阳谷县表彰李清及其团队的杰出贡献。
他授予李清“护国元勋”
称号,并赐予一座辉煌的府邸以示嘉奖。
然而,李清却婉拒了所有物质奖励,只请求皇帝允许他继续留在阳谷县,为这片土地的繁荣展贡献力量。
在他的带领下,阳谷县很快从战火中恢复过来,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。
商业贸易蓬勃展,文化教育蒸蒸日上,人民安居乐业。
这一切成就,都离不开李清那颗赤诚之心。
多年以后,当后人翻开史册时,总会提到那个曾经在阳谷县担任都头的年轻人。
他的名字或许会被遗忘,但他所创造的奇迹,却永远镌刻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。
七十八、隐忧重现:边疆危机
尽管蔡京的势力已经被彻底瓦解,朝廷内外似乎恢复了短暂的平静,但李清心中却始终存有一丝隐忧。
他深知,朝堂上的权力斗争虽然告一段落,但国家的根基并未真正稳固。
而此时,来自北方边境的消息打破了这份难得的宁静。
金国军队近期频繁在宋境边界进行小规模试探性进攻,且其动作愈来愈大胆。
这些行动虽然表面上看似零散无序,但实际上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意图??他们正在寻找宋军防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。
作为阳谷县的实际掌控者,李清敏锐地察觉到,这可能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战争即将来临。
为了应对这一潜在威胁,李清立即着手加强阳谷县的军事力量。
他不仅从民间招募青壮年入伍,还亲自训练士兵,提升他们的战斗力。
同时,他还派遣斥候前往边境地区收集情报,并与周边郡县建立紧急联络机制,确保一旦生战事,能够迅形成协同作战的能力。
然而,仅仅依靠地方武装显然不足以抵挡外敌入侵。
于是,李清上书皇帝,建议尽快增派精锐部队驻守边疆,并加大对边防建设的资金投入。
他的提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,不久之后,一支由禁军组成的先锋队便抵达阳谷县附近,与当地民兵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。
---
七十九、民心所向:百姓的力量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