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部分第1oo回 咨诹野老元帅尊贤 试探贼情将军诱敌
徐鸣皋成功焚毁浰头寨,斩杀五虎强盗后,方圆百里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。
乡里的长者们纷纷牵着羊、挑着酒,前来犒劳军队。
尤保也带着儿子尤能,猎取了大量野味赶来。
他们此行一来是犒劳将士,二来是为了感谢徐鸣皋和杨小舫保荐他们父子。
徐鸣皋见他们心意诚恳,便收下野味,随后下令升炮拔营,大军朝着大庚方向进。
另一边,自从王守仁在途中分别命令各将领,带领轻骑分路进攻浰头、华林、漳州等贼寨后,他自己则亲自统率大军,带着狄洪道、周湘帆、李武、徐庆、罗季芳五员将领,悄悄向大庚进。
为了出其不意,大军抄小路行进,抵达离大庚不远的地方时,王守仁下令安营扎寨,既没有升炮,也没有擂鼓,生怕惊动了盘踞在大庚的贼池大鬓。
然而,官府大军的行动早被贼人的探子得知,并迅报进山寨。
池大鬓闻讯,立即召集寨内大小头目商议对策:“王守仁率领大军前来攻打,已经快到了。
我们必须齐心协力,给他们一个下马威,挫一挫官兵的锐气,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!”
胡大洲拍着胸脯说道:“大哥放心!
只要王守仁敢来,我们定叫他有来无回!”
池大鬓听了大喜,连声道谢,众人个个摩拳擦掌,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。
原来,池大鬓的山寨里有五个大头目、十个小头目。
五个大头目分别是胡大渊、任大海、郝大江、卜大武,加上池大鬓,五人结拜为兄弟,个个武艺高强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
十个小头目也都是身怀绝技,他们率领着全山千喽啰,占山为王。
浰头、漳州、华林等地的贼寨,都归池大鬓统领,这也是王守仁分兵多路,力求战决的原因。
大军安营后,王守仁决定先休整一天。
第二天,他派狄洪道去寻找熟悉当地情况的百姓。
没多久,狄洪道带回两三个上了年纪的当地人。
王守仁亲自赐给他们酒食,态度十分温和地问道:“你们都是本地百姓,我请你们来,是想问些重要的事。
大庚岭怎么上去?山势有多险峻?池大鬓这人有多难对付?你们知道什么,尽管如实说来,好让我制定破敌之策。”
一位名叫王远谋的老者站出来答道:“元帅垂询,我们一定知无不言。
不过,要是只靠硬攻,恐怕难以取胜。
大庚岭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池大鬓和他的四个结拜兄弟又都十分骁勇。
官兵远道而来,将士们难免疲惫,而贼人以逸待劳,又熟悉地形。
如果只拼兵力,就算谋士如云、猛将如雨,也未必能赢。
好在这些贼人有勇无谋,元帅不妨先设计让他们尝点甜头,骄纵其心,等他们放松警惕,再用火攻,如此一来,破寨擒贼就大有希望了。
这只是我粗浅的看法,还请元帅定夺。”
王守仁一听,正合心意。
再看王远谋谈吐不凡,见解独到,便肃然起敬道:“还未请教老丈尊姓?方才听您一番高论,令我茅塞顿开。
您深藏不露,隐居乡里,是我有眼不识泰山,还望多多包涵!”
王远谋谦逊道:“我叫王远谋,不过是乡间粗人,虽读过些书,也只懂些皮毛。
我既不想做官,也不在乎荣辱,生性疏懒,偏爱喝酒,平日里就和乡亲们在酒馆里消磨时光。
今天喝醉了,承蒙元帅召见,才斗胆说了这些话,没想到竟得到您的夸奖,实在愧不敢当。”
王守仁越觉得王远谋是个隐士高人,诚恳地说:“先生隐居修身,必定深谙治国安邦之道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