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 大屠杀(第2页)


    但是后来想想,自己确实已经有了取死之道,如果能不波及家人亲属,可能也算最好的结果了。
    最起码要比胡惟庸的下场好上不少。
    更何况按照朱元璋所说,自己也许还有一线生机,也许好好配合,还有机会。
    “毛骧,你带着他去刑部吧,好好调查记录,不要有什么遗漏。”
    毛骧带着涂节离开。
    朱元璋自己一个人坐在空空荡荡的大殿之中,突然笑了。
    “为什么这帮人还是要谋反呢?难道说朕这个皇帝做得不够格?有什么对不起他们的?过于严苛了?”
    大殿之中只有朱元璋的笑声,突然,他站起身来,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。
    “朕不会错!
    朕没有错!
    既然你们心怀不轨!
    那朕就杀!
    一个不够就杀十个,满门抄斩不够就诛九族!
    只要有嫌疑的,都给咱杀了!
    朕就不信了,只要朕还在,这大明还能反了天不成?为了咱的大明,为了咱的儿孙,咱这把刀,大开杀戒又何妨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三天的早朝,毛骧当众宣读了胡惟庸谋反的罪行,满座哗然。
    朱元璋也没什么好说的,下令让毛骧去彻查此事,只要怀疑与胡惟庸造反案有关的人,都可以抓去审讯和取证。
    而参与了胡惟庸造反案的人,则家中妻儿老小都会被牵连。
    自此,大明开国以来,最大的一场浩劫即将要开始了……而朱元璋也没失去最后的理智,他令太子朱标也负责此事,人犯在经过毛骧审讯定罪之后,呈给朱元璋过目,论刑,最后交给太子朱标处理。
    最起码,有了朱标的参与,这场浩劫能少死几个无辜的人,但是哪怕是这样,也将会给大明官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    当天下朝之后,众多官员刚刚到家,翻找出与胡惟庸的通信往来,还没来得及一把火烧掉,便有人抄了家。
    至此,一个名为锦衣卫的庞大组织缓缓现身。
    许多官员们突然现,自己府上跟随自己多年的下人,小厮,或者是从小到大的亲信,居然都属于这个庞大的组织。
    而且自己的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居然全部在人家的监视之中。
    这种事情当然让众人毛骨悚然,也是此时,他们才知道,这个组织已经成立了很多年,并且直属朱元璋。
    远在老家颐养天年的李善长,那日搂着小妾还没睡醒,家门便被人踹开。
    还来不及怒斥这些不之客,为的人便拿出了朱元璋颁的令牌,将李府上上下下,所有一干人等全然带走,家产罚没,往来书信收缴。
    这时候李善长才明白,当初自己一手提拔的胡惟庸,到底还是没斗过这个洪武皇帝,而且还牵连到了自己。
    不管自己是大明开国的大功臣,还是皇上的亲家,此时只有一个下场,那便是等死!
    不到半个月,胡惟庸谋反案便已经波及了上万人,许多被胡惟庸提拔过的人,与胡惟庸有密切往来的人,还有很多被株连的人,都齐齐带上了枷锁,被带到应天审判。
    朱标这段时间已经快要忙疯了,他一直没有时间回东宫,基本上就住在了刑部。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等着他处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。
    哪怕他只是睡一觉,刑部便会人满为患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